我市2021年共受理消費投訴舉報26786件
3月9日,記者從宜春市2022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市消保委依托統一投訴舉報平臺,共受理投訴、舉報26786件,為消費者挽回損失1200余萬元,有力保障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消費維權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維權渠道更暢通
多平臺互通互聯。我市積極暢通與中消協投訴咨詢信息系統的信息歸總,實現了12345(12315)熱線平臺和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數據對接,同時積極暢通信函、來人接訪、信訪、網站、郵箱、上級轉辦等多種渠道,全年共受理投訴12925件,舉報13861件,為消費者挽回損失1200余萬元。
多元化解決糾紛。按照“和解在先、調解在后、屬地管轄、快速解決”的原則,積極發展包括宜春中心城區大型商場、500平方米以上超市等在內的近千家投訴和解對接單位,使絕大多數消費糾紛在相關部門介入調解前,就能得到有效解決。
多渠道保障維權。開啟維權“綠色服務通道”,為消費糾紛提供支持訴訟的法律服務。截至目前,已成功開展11起,除2起法院還未審結外,全部以消費者的合理訴求得到保障而結案。
監管靶向更精準
聚焦社會關注的重點,加大監管力度。深入開展春秋季食品安全護校行動、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小作坊質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動、糧食市場秩序專項整治,以及口罩質量、兒童和學生用品、塑料污染整治等十余項專項行動,共查處案件2744件,案值2700余萬元,罰沒金額4600余萬元,市場消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加大檢測力度。全面推行“你送我檢”活動,組織開展食品抽樣檢測12323批次,藥品檢測835批次,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問題,已全部及時核查處置完畢。開展“餐飲安全 你我同查”探店系列活動,組織消費者與監管工作人員到網紅餐飲店等各類飲食經營場所進行餐飲安全檢查。推廣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封簽,全年共發放封簽180萬張。
聚焦消費維權的堵點,加大整治力度。針對預付卡跑路、直播帶貨等“痛點”問題,及時發布了多條消費預警;針對裝修公司承諾的“開業樣板房”“內部員工超值套餐”與實際價格不符、沒收定金等問題,約談了多家裝修公司,為消費者追回裝修預約合同“定金”13.7萬元;針對銀行、保險行業誠信經營問題,邀請了30余家單位召開了座談會,督促指導企業誠信自律經營,規范企業經營行為。
消費環境更放心
深入開展放心消費示范創建。全市創建“放心消費示范店”300余戶、“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單位645戶、移動食品小作坊示范單位154戶,14個小作坊食品獲評縣級非遺項目,8個小作坊食品獲評第七批市級非遺項目;創建“倡文明,樹新風”餐飲服務示范單位108戶,消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大力推動文明健康的消費理念。開展“守護安全、適老先行,暢通消費、便民為要”大型社會公益活動,通過發布倡議書、開展“適老”座談、動員鼓勵企業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等多種方式,幫助老年群體轉變消費觀念,樹立文明健康的消費理念。
積極推進線下“無理由退貨”。積極開展線下實體店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活動,全市大型零售企業、商場、超市等63戶企業單位積極響應,全年七天無理由退貨達8770件,退貨金額27.37萬元,受到了廣大消費者高度好評。(記者 李 勇)